來源: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轉自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招生辦公室
轉自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轉自:大眾報業·齊魯壹點
“沒想到我還能重見光明!太感謝了!”4月29日,在山東省眼科醫院病房里,來自山東濱州的王先生激動地說,此次實施人工角膜移植手術,無異給了他新生。 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領扣型人工角膜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后的第一例手術,其成功實施,意味著我國成為全球少數擁有人工角膜產品的國家,此前被臨床醫生認為是“復明絕癥”的角膜盲患者有了重見光明的機會。 王先生是一位勤奮要強的人,八個月前,因為一次意外,眼睛
轉自新黃河
轉自 新黃河
10月12日,廣東省藥監局官網更新信息顯示,我國首個國產人工角膜“領扣型人工角膜”已經獲得三類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這意味著此前被臨床醫生認為是“復明絕癥”的角膜盲患者有了重見光明機會。 該人工角膜研發負責人,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角膜病學學組組長、山東省眼科醫院院長史偉云教授對此表示:“真的來之不易”。 此款人工角膜是史偉云教授團隊在參照美國波士頓Ⅰ型人工角膜片型結合我國患者眼部特征,歷時9年研
為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預防青少年近視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落實《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4月3日,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召開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暨推進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視頻會議,推動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與各省級人民政府簽訂全面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責任書,進一步加強新時代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和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
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改善亞健康,減少患病的風險。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開門六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我們提倡飲食上以清淡為宜。然而吃慣了重口味,想要減鹽、減油、減糖,有何妙招呢? 減鹽: 用定量鹽勺,小心藏鹽食物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醫師孫正平指出,吃得太咸,可使血壓升高,可增加胃病、骨質疏松、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風險。那么該吃多
北極熊的屁股圓滾滾,尾巴短小得不太看得出來,它正在水邊踱步……兩個老男人趴在玻璃墻上看得入迷,一直看到眼淚都出來了。 他們,是替一個孩子看的。 7月15日凌晨,6歲小女孩菲菲(化名)因患腦干腫瘤去世。在她最后的日子里,父母艱難決定:既然女兒留不住,就把希望留給別人。菲菲留下了眼角膜、大腦和遺體。 24日,兩位受捐人一起來到杭州長喬極地海洋公園看北極熊,這是小女孩最后的愿望。 3月下旬,麗水松陽,
你曾經是我的眼,如今離開,卻把光明留在人間…… 一位盲人媽媽,叫任敏英 因忍受不了丈夫家暴選擇離婚 從此與兒子劉世偉相依為命 雙目失明讓任敏英的生活異常艱辛 是兒子的陪伴讓她挺過一次次難關 然而,在四年前 十五歲的兒子不幸被確診為骨癌 在社會各界好心人的幫助下 他積極配合治療 數次與死神擦身而過 但遺憾的是 在2016年 無情的病魔依然奪走了 這位樂觀男孩的生命 劉世偉離世之前 不忘回報社會曾
獲捐心臟救性命,擬捐遺體暖泉城。6月24日中午,濟南市市中區皇家花園酒店6樓宴會廳內真情涌動,“奏響凱歌——愛的接力賽”徐凱手術成功一周年感恩慶典在這里隆重舉行。感恩慶典上,一年前接受心臟捐獻移植重獲新生的徐凱,一家三代四人同時登記遺體(角膜)捐獻,200多人共同見證了這個神圣時刻,被這個家庭的大愛善舉深深感動。 徐凱,1960年6月出生,2008年11月查出患有擴張型心臟?。ê喎Q擴心?。?,斷斷
4月1日上午,山東省暨濟南市紅十字會在山東福壽園遺體(器官、角膜)捐獻紀念廣場,舉行2017年清明節捐獻者追思祈福暨遺體捐獻紀念碑擴建竣工儀式。省、市紅十字會、市文明辦等有關部門領導出席追思會為擴建紀念碑揭幕,駐濟各遺體接受單位、器官移植醫院和組織庫的負責人,來自全省17市的遺體(器官、角膜)捐獻者家屬、紅十字志愿者、醫學院及醫院代表、熱心市民等共300余人參加活動。 為滿足對更多捐獻者的紀念,濟
2017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目前角膜塑形鏡驗配相關問題,為了讓廣大近視患者深入了解角膜塑形鏡,山東省眼科醫院副院長高華教授接受濟南電視臺專訪。 高華教授詳細介紹了角膜塑形鏡的原理以及適用人群,特別提醒廣大近視患者,角膜塑形鏡屬于Ⅲ類醫療器械,必須到正規的有資質的醫療機構進行驗配。 山東省眼科醫院副院長高華教授介紹角膜塑形鏡工作原理 ? 山東省眼科醫院副院長高華教授介紹角膜塑形鏡適應人
濟南電視臺專題報道了新疆小伙麥圖迪失明六年后,在山東省眼科醫院重獲光明的事跡。 麥圖迪在山東省眼科醫院接受了組織工程角膜上皮移植聯合人工角膜移植手術,手術由史偉云院長親自操刀,本例手術系全國首例。 山東省眼科醫院副院長王婷介紹麥圖迪情況 ? 山東省眼科醫院為麥途迪進行檢查 ? 麥圖迪見到讓自己重現光明的史偉云院長,一度激動哽咽 ? 史偉云院長與麥圖迪親切交談 ? ?
轉自濟南日報: 濟南市民吳曉建認為:父母在世,子女理當竭盡全力減少他們的病痛,照顧好他們的生活起居。老人逝去,幫他們捐獻角膜和遺體也是了卻了他們一樁心愿;在提倡建立文明、和諧社會中符合厚養薄葬的精神,子女也盡了力。移風易俗,奉獻愛心;破除“入土為安”陋習,“與其化作灰燼,不如留下光明”。捐獻器官、捐獻遺體是老人最后的志愿行為,逝者的高尚情操、逝者的靈魂、逝者的愛心將會永存。 幫父母完成遺愿
“捐給需要的人是我們兩人的心愿” ? “捐獻遺體,這是我們兩人共同的心愿?!?0日上午,79歲的千佛山醫院骨科主任醫師盧美源為妻子張慧生做出了捐獻角膜的決定。與盧美源一樣,今年同樣79歲的張慧生也是一名醫務工作者,退休前是千佛山醫院特檢科主任醫師。 ? 記者采訪了解到,張慧生生前患有心律失常,血液在心房內淤滯,極易形成血栓。去年11月,血栓堵住了張慧生的大腦中動脈,造成其左側肢體偏癱?!敖衲晟习肽?/p>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四路372號
郵編:250021
電話:0531-81276111
咨詢電話:0531-81276000
公眾號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