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眼科醫院手術室正在進行一臺特殊的眼科手術,通常情況下,只需3名醫護人員配合完成,而這臺手術光術前準備就用了5名醫護人員。這是一臺怎樣的特殊手術呢?原來這臺特殊的手術背后有一個暖心的故事。
“醫生,我媽媽就剩這一只眼睛了,求求你們幫幫他!”74歲的老人被兒女背到醫院來的。他們來自山東淄博臨淄,在趕到山東省眼科醫院前,輾轉就診多家醫院均因脊柱彎曲嚴重,無法實施眼科手術,而被拒之門外。
?老人4年前右眼患上老年性黃斑變性,因未系統治療,病情越來越嚴重,現在右眼已經接近失明,左眼1周前開始視力下降,現在因左眼玻璃體積血僅能看10厘米遠的東西。玻璃體切除手術本是個常規手術,老人被拒絕做手術的原因,在于老人身體特殊。老人患強直性脊柱炎20余年,至今不能直立行走、頸部不能自然彎曲、胸廓以及脊柱畸形,無法平躺,而玻璃體切除手術和術前的相關檢查,患者必須平躺,面部水平面向醫生和儀器。
“怎么辦?沒法做檢查,沒法用手術儀器……”擺在山東省眼科醫院接診的醫生們面前一個巨大的難題。聽說接診了一個特殊病人,眼底病科主任原公強查看具體情況,他也被眼前的情況驚呆了。“對于眼科手術來說,這樣的身體條件太糟糕了。”原公強主任說,老人不僅有嚴重的玻璃體積血,還有白內障,如果不手術,左眼視力會逐漸完全喪失,和右眼一樣,接近失明。但老人的身體情況完全不符合基本的手術條件,老人躺下時頭部與身體成90度直角,頭完全不能接觸床,身體唯一能放在床上的是一部分背部。眼科醫生們對他的情況進行了討論,并試著將老人的腳上舉差不多九十度,大家認為,在頭部墊上東西應該能滿足手術條件。

“抬高,還得抬高一點,還是不行啊,下面放凳子,然后再放被子……”在手術室,醫生們齊心協力將老人扶到手術床上,用兩床被褥將老人的腿部抬高,以降低老人頭部。原計劃的兩床被褥高度不夠,醫生又找來一沓床單,足有50厘米高,但還是不夠,大伙再想辦法,找來一根凳子,將被褥、床單墊在凳子上,差不多支撐腿部的凳子高度有1米,這樣把雙腿擱在上面,然后在頸部墊了一沓被單,老人的頭部才保持在一個平面上。
?此時,老人肩部支撐在床上,兩只手緊緊握住凳子的腳,努力保持最好的姿勢以進行手術。為了確保雙腿不滑落下來,手術室特意安排了護士扶著老人的雙腿。“老人家,你能支撐得住嗎?不行就告訴我們?!笔中g現場,醫生問道?!拔夷軋猿?,就是委屈你們了?!崩先苏f。

?為老人手術的主刀醫生原公強主任和助手們快速地消毒、鋪巾、手術……希望快一點為老人完成手術,他們知道老人僅靠肩部支撐,需要很強的毅力。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大家捏著一把汗,擔心老人堅持不下來而中斷手術,但整個手術中,老人沒哼一聲。
?“老人家,能看見我的手嗎?”第二天查房,當原公強主任手指在老人眼前晃動時,他說看得清,比手術前更清楚了。此時,在場的每一位醫生都松了一口氣。老太太十分激動,握著原主任的手連連感謝,感謝醫生護士用精湛的醫術為他解除了痛苦,更感謝大家為他付出的辛苦??粗先私K于露出了笑臉,所有醫務人員在為老人康復感到高興的同時也從心中油然生出了強烈的自豪感。
?這就是山東省眼科醫院,每年都有大量的眼科疑難病癥患者輾轉各處求醫未果終于在這里重見光明;這就是省眼的醫務工作者,始終堅持以“為了人類的光明”為己任,用辛勤的汗水和默默的付出踐行著白衣天使的神圣職責。